
1、全面质量管理三全一多样的特点表明,质量培训工作要覆盖整个组织的所有员工,上到公司高层领导,下至普通员工。()物质文化层既是质量文化的显现部分,也是质量文化的外在体现。
2、标杆管理工作团队一般分为(单一团队)和(复合团队)。标杆管理的过程数据和(成果)都应该成为组织的知识,在组织内进行分享。标杆管理的数据库应确保数据和资料的及时性、(科学性)、实用性以及数据共享及提取的(便利性)。判断题 对标活动是企业的一次性活动。
3、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第1章质量填空题质量是指客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硬件产品的质量特性,一般包括:性能、(寿命)、可信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
4、简答题 从统计过程控制的角度来说明区分影响质量的因素可以分为哪两类和用来区分这两类因素的方法是什么,并说明统计控制状态的定义。分为:偶然原因(一般原因)、特殊原因(异常原因);用于区分这两类因素的方法是控制图;统计控制状态是指过程只有偶然原因没有异常原因。
5、填空题 质量管理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通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实现这些质量目标的过程。根据解决质量问题的手段和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将现代质量管理分为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1、年从日本小松制作所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后,我们一直致力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进,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质量管理工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成果中,就足以看到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巨大贡献。
2、全面质量管理(TQM或TQC)模式。它在美国被提出,在日本得以发展,1978年从日本被引入中国。它给中国带来的是质量观念和质量管理方法的转变。诸如,满足用户要求,“头QC”,即领导作用,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用数据说话,始于教育、终于教育,PDCA循环以及新老7种工具等。
3、【答案】:中国的全面质量管理从1978年开始,由国家经委正式统筹领导在全国企业中推行。
4、从1961年菲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开始,世界各国对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使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
5、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和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其基本原理就是强调在企业或组织最高管理者的质量方针指引下,实行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TQC的主要特点是:以顾客满意为宗旨;领导参与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提倡预防主、科学管理、用数据说话等。
6、—1989年,全面质量管理的引进和推广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有计划、有重点地向企业引进和推广,1979年,我国颁布了《优质产品奖励条例》,这是一项开展提高产品质量持久活动的重要举措。
第二章 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的奖励第三条 对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经委公布的《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和《铁路运输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条例》,推行和完善全面质量管理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企业,授予“铁道部质量管理奖”第四条 “铁道部质量管理奖”由部质量奖评审委员会审定。
年,国家经委颁发了《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1982年,设立了国家质量管理奖。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企业已有3万多个;建立了质量管理小组50多万个;也涌现了象常州柴油机厂等一批经营思想端正、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经济效益显著的企业。
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建立经营情况报告制度,每年由经营者向监事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报告本企业资产经营情况,有关企业分立、合资、重大投资等重要决策还应及时向企业主管部门或投资主体报告。
第一章 设计工作原则第一条 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建设程序,特别应贯彻执行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技术进步的方针。
乡镇机械企业要认真贯彻执行原机械工业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发布机委(1986)机计联字22号《机械制造企业开办审批暂行规定》。使乡镇机械电子工业企业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第四条 各级机械电子工业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生产已实行认证制度及生产许可证制度产品的乡镇机械电子工业企业的兴办、生产和销售的监督和管理。
1、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TotalQualityManagement)的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管理部的部长菲根堡姆(A.V.Feigenbaum)博士。1961年,他出版了一本著作,该书强调执行质量只能 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质量的责任。
2、质量管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从工业发达国家来看,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一般是指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这段时期。
3、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是:第一阶段: (二十世纪初~四十年代) 质量检验阶段 泰勒主张计划与执行必须分开,执行当中要有检查和监督。工业企业普遍设置的专职了检验机构。
4、质量管理发展的历史到今天已经进了第五个阶段。1.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初到30年代 以质量检验把关为主,是从半成品或者产品中间挑出废品和次品,是一种事后把关式的管理,它依靠的是检查人员的经验和责任心。2.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之间 这个阶段是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5、工业化时代的质量管理 20世纪,人类跨入了以“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垄断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 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中,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 20 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
6、世纪初,人类跨入以“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龚断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中,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 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质量检验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的检测设备和仪表。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
1、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TotalQualityManagement)的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管理部的部长菲根堡姆(A.V.Feigenbaum)博士。1961年,他出版了一本著作,该书强调执行质量只能 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质量的责任。
2、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大体上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费根堡姆(图5-24)提出的。他是全面质量控制的创始人。我国是在1987年才开始引进全面质量管理并进行试点的,随后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运用,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3、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是:第一阶段: (二十世纪初~四十年代) 质量检验阶段 泰勒主张计划与执行必须分开,执行当中要有检查和监督。工业企业普遍设置的专职了检验机构。
4、质量管理发展历程从原来的制造、检验,延伸到市场调研、设计、采购、包装、发运、使用等各个环节。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对质量管理及其实施方法有所介绍。
5、质量管理发展的历史到今天已经进了第五个阶段。1.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初到30年代 以质量检验把关为主,是从半成品或者产品中间挑出废品和次品,是一种事后把关式的管理,它依靠的是检查人员的经验和责任心。2.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之间 这个阶段是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6、工业化时代的质量管理 20世纪,人类跨入了以“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垄断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 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中,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 20 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